【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 在线考试系统】

1/15

一、单选题(1~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2.企业在审核人工成本预算时,无需()。
3.()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的第一次调整。
4.正式通报的优点不包括()。
5.()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6.()是指将同一(组)应聘者进行的同一测试分为若干部分加以考察,各部分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7.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8.关于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9.人员招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首要环节是()。
10.成本相对较低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11.以下关于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2.图解式评价量表法所选择的评价要素不包括()。
13.根据生产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和出勤率来核算定员人数的方法属于()。
14.正式通报的优点不包括()。
15.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因素的变动造成企业人员招聘困难,导致人员招募成本上升,这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
16.对()的准确统计是国家从宏观上了解员工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掌握人工成本的主要信息来源。
17.()不是内部招募法的优点。
18.从各国情况来看,当基尼系数()时,表示社会劳动者收入差距非常小。
19.()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
20.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它具有()等特征。
21.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间接薪酬又称。
22.以下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23.企业的进入战略不包括()。
24.有可能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的员工招聘方式是()。
25.()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26.直接传授型培训法的具体方式不包括()。
27.岗位评价结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值得关注的是()。
28.“大材小用”违背了人员配置的()。
29.制定企业定员的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
30.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实施对象是社会贫困者或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
31.在反映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时,()表明等级低的岗位薪酬增长的速度慢于岗位等级高的,即岗位等级低的,提高比较少的工资就能达到激励效果,而岗位等级高的需要增加较多的工资才能达到激励效果。
32.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33.()在各个部门或单位之间、各个下属成员之间进行对比,以发现组织与下属员工工作绩效实际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34.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35.在选择具体的绩效考评方法时,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36.()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
37.员工的需要层次包括: ①谋生需要; ②友谊与温暖; ③安全与稳定;④尊重与荣誉;⑤自我实现。将这些需要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其顺序为()。
38.()不是效度的基本类型。
39.企业进行岗位评价时,其中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
40.面试不能够考核应聘者的()。
41.在组织信息调研结果的处理阶段,()不是整理分析调查资料的常用方法。
42.核定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43.人力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44.()是适合于对企业高层人员经营效果进行考评的绩效指标。
45.以下关于企业定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46.绩效管理的()是指一个绩效管理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要能够使被使用者及其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允许。
47.()是一种古老而又最基本的人员选拔方式。
48.()是指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体系反映岗位特征的有效程度。
49.对培训师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50.开展工作岗位评价的首要步骤是()。
51.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52.一般让应聘者对某一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的面试提问方式是()。
53.()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54.支付相当于员工岗位价值的薪酬,体现了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
55.()是在绩效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下属不同阶段上的实际表现,主管与下属围绕思想认识、工作程序等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面谈。
56.通过(),才能确定薪酬水平的市场定位,使企业既能保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又能吸引、保留所需人才。
57.在工伤事故分类中,按照伤害而致休息的时间长度划分,()以上的失能伤害为重伤。
58.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生产工人的工作成果不受其他人影响,该类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主要是以员工的()决定其薪酬水平。
59.企业()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60.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

二、多选题(1~40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结果正确,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2.工资奖金调整的方式包括()。
3.基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劳动参与假说包括()。
4.福利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
5.员工个人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6.职工通过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具体形式包括()。
7.薪酬的表现形式包括()。
8.以下属于劳动保护费用的有()。
9.在人员招聘活动的评估中,内容效度多用于()。
10.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
11.企业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包括()。
12.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的特点。
13.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5.劳动法一般由()制度组成。
16.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是()。
17.根据劳动合同规定,企业应对员工为企业所提供的贡献以及(),支付给员工相应的薪酬。
18.从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上看,统计的认识过程分为()等几个阶段。
19.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包括()。
20.目标导向模型法的精髓在于()。
21.企业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包括()。
22.面谈法的优点在于()。
23.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24.()的复句属于偏正关系复句。
25.下列关于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叙述正确的是()。
26.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27.行为观察法也称()。
28.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9.绩效计划的主要特征包括()。
30.工柞轮班制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31.年度培训计划必须具备的内容有()。
32.企业确定工资总额的方法有()。
33.下面属于劳动法律渊源的有()。
34.调查时间需要根据()的具体内容决定。
35.国外专家认为,绩效管理主要由( )组成。
36.企业定员的原则包括()。
37.()是对招聘过程中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检验。
38.平等协商与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的区别在于()。
39.根据面谈的具体过程及其特点,绩效面谈可以分为()。
40.企业人工成本也称人事费用,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