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 -- 在线考试系统】
▦
1
/
15
一、单选题(1~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A. 需求富有弹性
B. 需求缺乏弹性
C. 需求单一弹性
D. 低弹性
2.
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A. 收益性
B. 安全性
C. 流动性
D. 可得性
3.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 完备性
B. 可加总性
C. 可传递性
D. 多比少好
4.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A. 从右向左下倾斜,斜率为负
B. 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正
C. 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D. 从右向左下倾斜,凸向原点
5.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 呈正方向变化
B. 呈反方向变化
C. 不相关
D. 完全等价
6.
某企业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现金 30000 元,银行存款 100000 元,应收账款 5000 元,其他货币资金 10000 元,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货币资金”项目的金额是()元。
A. 140000
B. 145000
C. 45000
D. 115000
7.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
A. 商品的价格之比
B. 消费者的偏好之比
C. 商品的成本比
D. 消费者的收入比
8.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和是()。
A. 总效用
B. 边际效用
C. 边际成本
D. 平均收益
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受任何影响
10.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则该商品属于()。
A. 高档品
B. 奢侈品
C. 必需品
D. 低档品
11.
瓦格纳法则又称为()。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 非均衡增长理论
12.
关于违约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违约责任属于财产责任
B. 不可抗力是免除违约方违约责任的重要原因和理由
C.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不必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D. 违约可以分为履行期到来后的违约和预期违约
13.
最低限价的目标是()。
A.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 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D. 保护生产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14.
()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括它。
A. 超额利润
B. 正常利润
C. 会计利润
D. 隐成本
15.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是()
A. 增加货币需求
B. 减少货币需求
C. 增加货币供给
D. 减少货币供给
16.
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 无任何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正比关系
D. 组距总是组数的 5 倍
17.
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A. 愿意购买的数量
B. 能够购买的数量
C.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 实际需要的数量
18.
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10人时,其总产量为2100个;当工人人数为11人,其总产量为2200个,则工人人数为11人时,该企业的边际产量是()个,平均产量是()个。
A. 100,200
B. 200,100
C. 210,105
D. 100,210
1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A. 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 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 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 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20.
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 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21.
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在借方
B. 一个企业的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相对应
C. 从单个账户看,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
D. 一个企业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2.
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A. 不变价格
B. 现行价格
C. 平均价格
D. 预期价格
23.
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这体现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
A. 配比原则
B. 一致性原则
C. 相关性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24.
以下对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B. 我国采用保护价格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C. 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
D. 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可能影响生产进行时,可采用保护价格方式干预
25.
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单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是机会成本。
A. 平均收入
B. 超额利润
C. 一般收入
D. 最高收入
26.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 市场失灵
B. 外部性
C. 交易成本的节约
D. 道德风险
27.
()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A. 需求价格弹性
B. 供给价格弹性
C.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D. 供给交叉价格弹性
28.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 商品品种
B. 国家政策
C. 商品本身的价格
D. 消费者偏好
29.
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是()。
A. 替代品较多的商品
B. 用途多的商品
C. 贵重的首饰
D. 生活必需品
30.
在所有权客体并未消失的情况下,所有权因物权主体的原因而消灭,这属于()。
A. 所有权的绝对消灭
B. 所有权的相对消灭
C. 所有权的主观消灭
D. 所有权的客观消灭
31.
在会计处理上,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的方法称为()。
A. 复式记账
B. 权责发生制
C. 收付实现制
D. 会计分期
32.
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叫做()
A. 总效用
B. 基数效用
C. 边际效用
D. 序数效用
33.
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A. 资金有机构成
B.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C.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
D. 时间
34.
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B.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
C.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D.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不是由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决定的。
35.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 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 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 保证充分就业
36.
政府对部分食品实施最高限价政策时,最可能导致的情况是()。
A. 出现市场短缺
B. 刺激生产增加
C. 引起产品供应过剩
D. 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
37.
将预算线置于无差异曲线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有()种情况。
A. 1
B. 2
C. 3
D. 4
38.
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
A. x和Y是替代品
B. x和y是互补品
C. x和y是高档品
D. x和y是低价品
39.
对于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的。
A. 同方向
B. 无关
C. 反方向
D. 不确定
40.
下列法律原则中,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
A. 合同自由原则
B. 一物一权原则
C. 有限干预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41.
需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A. 向右下方倾斜
B. 向右上方倾斜
C. 水平
D. 垂直
42.
()的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A. 需求缺乏弹性
B. 需求富有弹性
C. 需求单位弹性
D. 需求无弹性
43.
关于国际储备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 融通国际收支逆差
B. 调节长期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C. 于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D. 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44.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规则是()。
A. 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慢到快排列
B. 按照资产的金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列
C. 按照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
D. 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快到慢排列
45.
如果有两种要素,其中劳动产出弹性α为 0.3,资本产出弹性β为 0.7,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都增长 6%,无索罗余值,则经济增长率为()。
A. 7.2%
B. 5%
C. 0
D. 6%
46.
假设小李的收入增加10%,此时她对某商品的需求减少5%,则该种商品属于()。
A. 低档品
B. 高档品
C. 奢侈品
D. 必需品
47.
任意两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 完备性
B. 可传递性
C. 多比少好
D. 可加总性
48.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A. 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B. 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
C. 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D. 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49.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 效用是否相同
B.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C. 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D. 分析结论是否相同
50.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的,所以,的符号始终为()。
A. 同方向的,正值
B. 反方向的,负值
C. 同方向的,负值
D. 反方向的,正值
51.
如果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A. 无关
B. 是替代品
C. 是互补品
D. 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52.
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是()。
A. 公允价格
B. 均衡价格
C. 计划价格
D. 不变价格
53.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变化称为()。
A. 乘数效应
B. 弹性效应
C. 收入效应
D. 替代效应
54.
供给量的变动是因为()引起的。
A. 非价格因素的变动
B. 函数关系的变动
C. 价格的变动
D. 供给函数的参数发生变化
55.
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影响
56.
如果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殊行业,则供给()。
A. 完全无弹性
B. 富有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完全有弹性
57.
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实施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A. 取消农业税
B. 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 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的进行收购
D. 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58.
煤气和电力在使用价值上相近,如果煤气的价格提高,那么将导致()。
A. 对煤气的需求增加
B. 对煤气的需求不变
C. 对电力的需求增加
D. 对电力的需求减少
59.
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 商品的价格
B. 消费者偏好变化
C. 消费者收入大小
D. 商品价格和收入
60.
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问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A. 税收收人与非税收入的对称性安排
B. 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性安排
C. 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D. 收入增长与支出增长的对称性安排
二、多选题(1~40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结果正确,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
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 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 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 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2.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运用的方法有()。
A. 借款
B. 票据贴现
C. 贷款
D. 结算
E. 证券投资
3.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
A. 产品价格
B. 生产成本
C. 生产技术
D. 生产要素的价格
E.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4.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有()。
A. 不以盈利为目的
B. 对居民办理存贷款业务
C. 与政府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D. 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E. 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时完全没有独立性
5.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A. 供给短缺
B. 生产者变相涨价
C. 市场过剩
D. 生产者收入下降
E. 生产增长
6.
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B. 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C. 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
D. 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
E. 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的现象
7.
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所谓的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用()表示。
A. 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余额的比率
B. 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
C. 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
D. 国民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
E. 生产单位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
8.
下列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需求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B. 高弹性,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收入
C. 低弹性,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收入
D. 需求缺乏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E. 需求单一弹性,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9.
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银行的银行
B. 政策性银行
C. 议会的银行
D. 政府的银行
E. 发行的银行
10.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 借款业务
B. 贴现业务
C. 结算业务
D. 投资业务
E. 贷款业务
11.
下列各项金融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的有()。
A. 货币发行
B. 集中准备金
C. 代理国库
D. 最后贷款人
E.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12.
以下各组中属于替代品的是()。
A. 核能和太阳能
B. 家用电器和电
C. 汽车和汽油
D. 电力和煤气
E. 网球和网球拍
13.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A.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B.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C. 商品的重要性
D. 商品用途的多少
E. 时间
14.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主要有()。
A. 转贴现业务
B. 再贴现业务
C. 再抵押放款业务
D. 再贷款业务
E. 管理和调整准备金
15.
在实际经济分析工作中,我们可以把一系列经济指标划分为()。
A. 一致指标
B. 长期指标
C. 先行指标
D. 短期指标
E. 滞后指标
16.
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 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D. 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E. 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17.
在金融领域中,常见的金融风险类型有()。
A. 操作风险
B. 市场风险
C. 信用风险
D. 政治风险
E. 流动性风险
18.
保护价格也称()。
A. 支持价格
B. 最高限价
C. 最低限价
D. 开放价格
E. 计划价格
19.
关于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即需求规律
B.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D.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E. 需求曲线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0.
以下对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因素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A.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反比
B.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C. 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D. 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E. 从短期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21.
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
A. 公开储备
B. 资产重估储备
C. 实收股本
D. 混合资本工具
E. 长期次级债券
22.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A. 供给短缺
B. 生产者变相涨价
C. 黑市交易
D. 生产者变相降价
E. 过度生产
23.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
A. 利率最高限
B. 窗口指导
C. 信用配额
D. 流动比率
E. 直接干预
24.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必需品需求弹性大
B. 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C.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
D. 一种商品若有极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E.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25.
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 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 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 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26.
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具有的特征有()
A. 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B. 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C. 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
D. 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
E. 进口不断萎缩
27.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A. 时间
B. 商品的用途
C. 预期
D.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E.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28.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A. 限制生产
B. 市场短缺
C. 黑市交易
D. 市场过剩
E. 变相降价
29.
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可能出现()。
A. 通货膨胀
B. 失业率高
C. 投资活动萎缩
D. 生产发展缓慢
E. 产品滞销
30.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两部分.以下属于外来资金形成渠道的有()。
A. 吸收存款
B. 向中央银行借款
C. 结算过程中占用短期资金
D. 发行股票
E. 同业拆借
31.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有()。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B. 消费者信用控制政策
C. 优惠利率政策
D. 再贴现政策
E. 公开市场业务
32.
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区别主要在于()。
A. 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B. 是否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
C. 经营范围的宽窄
D. 经营范围的宽窄
E. 经营管理制度
33.
三因素分析法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A. 技术投入
B. 劳动投入
C. 资本投入
D. 全要素生产率
E. 时间投入
34.
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
A. 生产成本
B.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C. 生产者的预期
D. 产品价格
E. 消费者偏好
35.
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由()组成。
A. 银行账户体系
B. 支付结算工具体系
C. 支付清算系统
D. 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E. 企业信贷征信系统
36.
现实的市场供给中很少见到的供给价格弹性类型是()。
A. 供给弹性不充足
B. 供给完全无弹性
C. 供给完全有弹性
D. 供给弹性充足
E. 供给弹性为1
37.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包括()。
A.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B. 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
C.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D. 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E.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8.
在专业化银行制下,商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是()。
A. 吸收存款
B. 发放短期工商贷款
C. 从事长期信用业务
D. 证券投资业务
E. 保险、信托业务
39.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A. 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
B. 商品重要性
C. 商品用途多寡
D. 资金有机构成
E.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40.
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A. 消费需求
B. 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C.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 生产要素的效率
E. 投资需求
返回
只看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