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 -- 在线考试系统】

1/15

一、单选题(1~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2.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问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3.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是()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6.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则该商品属于()。
7.在会计处理上,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的方法称为()。
8.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9.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10.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如果收入增加会使预算线()平移。
11.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12.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叫做()
13.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实施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14.假设小李的收入增加10%,此时她对某商品的需求减少5%,则该种商品属于()。
15.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规则是()。
16.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17.在所有权客体并未消失的情况下,所有权因物权主体的原因而消灭,这属于()。
18.某企业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现金 30000 元,银行存款 100000 元,应收账款 5000 元,其他货币资金 10000 元,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货币资金”项目的金额是()元。
19.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20.政府对部分食品实施最高限价政策时,最可能导致的情况是()。
21.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这体现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
22.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23.供给量的变动是因为()引起的。
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26.()的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27.任意两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28.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29.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单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是机会成本。
30.对于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的。
3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32.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
33.最低限价的目标是()。
34.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35.煤气和电力在使用价值上相近,如果煤气的价格提高,那么将导致()。
36.在名义收入不变时,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变化称为()。
37.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38.将预算线置于无差异曲线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有()种情况。
39. 瓦格纳法则又称为()。
40.关于违约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41.()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42.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43.关于国际储备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44.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10人时,其总产量为2100个;当工人人数为11人,其总产量为2200个,则工人人数为11人时,该企业的边际产量是()个,平均产量是()个。
45.如果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46.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
47.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48.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的,所以,的符号始终为()。
49.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是()。
50.下列法律原则中,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
51.需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52.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决定的。
53.()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括它。
54.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和是()。
55.如果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殊行业,则供给()。
56.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57.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58.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59.如果有两种要素,其中劳动产出弹性α为 0.3,资本产出弹性β为 0.7,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都增长 6%,无索罗余值,则经济增长率为()。
60.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二、多选题(1~40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结果正确,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区别主要在于()。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按照业务经营范围划分,可以分为()。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4.下列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5.以下对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因素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6.在专业化银行制下,商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是()。
7.汲水政策的特点包括()。
8.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由()组成。
9.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
10.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
1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投入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12.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3.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4.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有()。
15.以下各组中属于替代品的是()。
16.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主要有()。
17.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
18.在金融领域中,常见的金融风险类型有()。
19.现实的市场供给中很少见到的供给价格弹性类型是()。
20.财政政策乘数包括()。
21.在实际经济分析工作中,我们可以把一系列经济指标划分为()。
22.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包括()。
23.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
24.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25.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所谓的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般用()表示。
26.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27.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28.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9.保护价格也称()。
30.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可能出现()。
31.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3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34.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
35.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36.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37.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运用的方法有()。
38.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
39.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40.下列各项金融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的有()。